close
快速學好英文的秘訣!!!
工商時報【記者鄭淑芳、賴昭男╱綜合報導】
外電報導,中國官方為提高中國自製率,擬降低對外資財政援助,導致鴻海光是鄭州廠區就損失50億元人民幣(約合300億元新台幣)補貼,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上月還因此急飛鄭州官方進行溝通。惟鴻海昨(26)日高分貝反駁傳言,表示「媒體要先查證,再做報導!」
中國國務院去年12月公布「國務院關於清理規範稅線上英文測驗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」(簡稱62號文),要求地方政府評估並退出減稅、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刺激政策。由於事涉許多中國地方政府對台商的優惠承諾,影響眾多台商投資權益。
華爾街日報即報導,郭台銘上月與鄭州市長公文 英文馬懿會面,針對當地政府保留補貼一事進行討論,鴻海方面並且擱置投資額達350億元人民幣(下同)的鄭州設廠計畫。
對此說法,鴻海昨晚間表示,請媒體先經過詳細查證,根據事實再做報導。此舉,等於否認上述報導。
為了就近供應料源,鄭州市工商聯主席、河南康利達集團董事長薛景霞本月8日才剛透露,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在鄭州新建中小尺寸面板廠,該項投資案即將進入收網階段。據悉,此投資案的總投資金額就高達350億元人民幣,是鴻海在中國大陸歷年最大的一筆直接投資案,不過如今多了「清理地方政府對外國企業補貼承諾」消息背英文單字的方法卡關,會否生變?成為外界關注焦點。
除了鴻海,在中國進行投資的外國商業組織也對該政策出現反彈聲音,稱中國政府降低地方補貼的新措施,使地方政府先前承諾減稅等優惠政策出現變數、無法兌現。這些組織認為,優惠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最新挑戰。
上海美國商會總裁季瑞達(Kenneth Jarrett)表示,新政策十分突然,很多企業感到意外。季瑞達說,許多公司已根據地方政府提供的稅收優惠做出商業決策,維持既有政策對利潤非常重要,希望現有優惠不受新規限制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